第 1 條 |
宜蘭縣政府為輔導本縣合作社 (場) 之籌設及設立,特制定本自治條例。
|
第 2 條 |
本自治條例之主管機關為宜蘭縣政府 (以下簡稱本府) 。
|
第 3 條 |
合作社 (場) 之名稱,依組織區域及經營事業之種類定之,務求名實相符 。
|
第 4 條 |
合作社 (場) 之組織區域,以在本縣行政區域內為限。
|
第 5 條 |
合作社 (場) 應有適當之業務場所。
|
第 6 條 |
合作社 (場) 應有必須之業務設備。 住宅及建築公用合作社除前項業務設備外,應具備五十戶以上之建地。 合作農場除山坵地區外,應具備二十五公頃以上毗連耕作土地。
|
第 7 條 |
社 (場) 員資格限制: 一、生產合作社:社員以實際從事該合作社所經營的事業生產者為限。 二、運銷合作社:社員以實際從事該合作社所經營的事業生產者為限。 三、供給合作社:社員以限於同業供給業者。 四、利用合作社:社員以限於能實際利用者。 五、勞動合作社:社員以限於有參與勞動能力者。 六、運輸合作社:社員以具有車輛或實際從事運輸業務者為限。 七、消費合作社:區域性專營消費合作社社員限區域內居民;機關、學校 或人民團體消費合作社社員限各該機關、學校、團體之員工或員生。 八、公用合作社:住宅、建築公用合作社社員以在組織區域內無自有住宅 或建築物使用者為限。 九、社區合作社:社員以居住於社區之居民為限。 一○、合作農場:場員以實際從事該場所經營業務或有農地者為限。 凡非居住於組織區域內者,視同未能參加合作經營而無合作能力。
|
第 8 條 |
社 (場) 員入社 (場) 應填具入社 (場) 志願書一式兩份,一份送合作社 (場) 保存;一份由社 (場) 於申請設立登記時附送主管機關審核。
|
第 9 條 |
入社 (場) 志願書應敘明入社明入社 (場) 意願,並列舉社 (場) 員權利 義務事項。
|
第 10 條 |
合作社 (場) 最低資金與股金總額: 一、社區合作社、勞動合作社、合作農場五十萬元。 二、原住民合作社三十萬元。 三、區域性消費合作社三百萬元。 四、其餘各類合作社以必要之設備資金為基準,並就設備資金加百分之二 十週轉金。
|
第 11 條 |
合作社 (場) 業務需符合下列條件: 一、社 (場) 員有共同需要者。 二、不違背善良風俗及社會秩序者。 三、特殊性之業務在申請籌設時,應先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許可。 四、與其他社場業務無衝突者。 五、最低收益能維持專任經理或場長之薪給者。 六、區域性消費合作社在申請成立登記時,應先取得營業賣場合法使用執 照。
|
第 12 條 |
設立合作社 (場) ,應有七人以上的發起人,檢附身分證影本,填送發起 組織申請書、業務計畫書,向主管機關申請。
|
第 13 條 |
本府受理設立合作社 (場) 申請案件後,除審核申請書,並會同目的事業 主管機關派員訪查分析組社目的與條件。
|
第 14 條 |
申請設立合作社 (場) 經主管機關同意籌組後,應於六個月內完成設立登 記。 但報經主管機關核准者,得再延長六個月,逾期撤銷籌組案。
|
第 15 條 |
設立合作社 (場) 設立登記後,應於六個月內呈報開業。但報經主管機關 核准者,得再延長六個月,逾期註銷成立登記。
|
第 16 條 |
合作社 (場) 之申請設立登記,本自治條例未規定事項,準用其他相關法令。
|
第 17 條 |
本自治條例自公布日施行。
|